代表性用途
日本触媒的微粒产品拥有丰富多样的特性,因而被用于各种用途,下面介绍一些主要的应用案例。
防粘连剂/增滑剂
本公司的微粒产品作为塑料薄膜的防粘连剂/增滑剂,被用于各种塑料材料。
“EPOSTAR™ MV系列”通常被添加至塑料材料中使用。
具有高耐热性,可防止混炼时加热导致着色。
此外,可根据薄膜厚度调整粒径,与无机硅粒子相比,对各薄膜的损伤低,所有有着不会降低薄膜的透明性的优点。
为了提高与各种薄膜树脂的亲和性,还可对微粒表面进行改性。
SEAHOSTAR™ KE-P系列也和上述EPOSTAR™ MV系列一样,与塑料材料混炼使用。另一方面,作为乙二醇分散体的KE-E系列可在PET树脂生产工艺中使用,所以可更简易地生产具有良好分散性的PET树脂。
另外,“EPOSTAR™ MX系列”、“SEAHOSTAR™ KE-W系列”也可运用水分散体的特点,通过涂层加工赋予薄膜表面润滑性等等,根据各种薄膜特性加以使用
可根据您的需求调整粒径、折射率,以及提高耐溶剂性、耐热性,欢迎洽询。
微粒在薄膜生产工艺中的使用示例
光扩散剂
从低折射率的SEAHOSTAR™(无机硅粒子(n=1.43))到高折射率的EPOSTAR™(苯代三聚氰胺-甲醛树脂粒子(n=1.66)),提供有着范围广泛的折射率以及从次微米~10微米级的平均粒径的丰富多样的产品,被用作液晶面板的光学薄膜以及LED照明用光扩散剂等用途。
墨粉添加剂
EPOSTAR™在树脂骨架上拥有三聚氰胺、苯代三聚氰胺等富含氮原子的化合物,因此作为粒子表现出较高的正带电性。
带正电的粒子通常有经过胺类表面处理剂处理的粒子,与之相比拥有明显更高的正带电性,而且每个粒子的带电量较为均衡,能够发挥稳定的带电性,适合用作墨粉的电荷控制剂。
EPOSTAR™的带正电量数据
墨粉中的外添加剂的作用
墨粉由粘合树脂、着色材料、电荷调节剂、蜡、外添加剂组成。
其中外添加剂会附着在墨粉表面,对墨粉的带电性、流动性、防粘连性等性能的控制起到重要的作用。
本公司的EPOSTAR™富含氮原子,因此具有正带电性,适合用作电荷控制、维持剂。
树脂填充剂
SEAHOSTAR™被用作各种树脂的填充剂,用于对树脂进行改性。
尤其凭借SEAHOSTAR™的粗大粒子、杂质极少的优点,适合用作电子材料的树脂填充剂。
SEAHOSTAR™ KE-S系列
SEAHOSTAR™表面处理型
SEAHOSTAR™的特征
- 球状,窄粒度分布,粗大粒子极少。
- SEAHOSTAR™的生产设备为专用设备,不会混入其他成分。
- 可通过表面改性处理令粒子表面疏水化。
- 不含放射性物质。
SEAHOSTAR™在封装树脂用途方面的特点
- ·如上图(左)所示,如果是粒度分布宽,并且含有粗大物体(单一粒子)的硅填料,容易发生堵塞或损伤IC芯片。
- SEAHOSTAR™的粒度分布窄,粗大物体(单一粒子、二次絮凝粒子)极少,不论采用何种树脂封装方法(CUF/NCP/NCF等),都很适用。